亭名。座落於江蘇徐州市雲龍山麓。宋熙寧年間張天驥隱雲龍山麓,飼二鶴,朝放暮歸,因築亭名放鶴。該亭歷經改建,現存。宋·蘇軾《放鶴亭記》:“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清·趙宏恩等《江南通志·徐州》:“放鶴亭,在雲山之麓,宋山人張天驥所築。山人有二鶴,旦放暮歸,蘇軾爲記。”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徐州府·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