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放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放麑借指仁慈的行为。南朝宋鲍照《野鹅赋》: “育草木而明义,爱禽鸟而昭仁,全殒卵而来风,放乳麑而感麟。” 放麑指秦西巴放麑之事。《韩非子·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太子傅。”后用以喻仁慈。《后汉书·公孙述传》:“又让汉副将刘尚曰:‘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麑叹羹,二者孰仁? 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 放麑《韩非子·说林上》载,孟孙猎得麑,让秦西巴送回去,母麑随之而啼,秦西巴不忍而将小麑放掉,孟孙回去后得知大怒,将秦西巴逐出,过了三月,又将其召回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后形容人仁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