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我识别系统diwo shibie xitongidentification for friend or foe system
在战场环境下确认我方目标和判定敌方目标的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实行陆、海、空统一的战场敌我目标识别体制,包括对空中目标(飞机和导弹)、海上目标(舰艇)和陆地目标(坦克、车辆和单兵)的识别。
敌我识别分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两种方式。
直接识别又分为协同式敌我识别和非协同式敌我识别。协同式敌我识别采用询问/应答方式,即以我方发射询问码和接收对方应答码的方式确认我方目标和判定敌方目标。协同式敌我识别方式在技术上发展很快,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采用的人工保密的密码敌我识别体制发展到现在的扩频支持下的公开密钥体制。最新型的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是美国与西欧盟国共同研制的Mark15系统,该系统在电子战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抗窜扰、抗混扰、抗电子欺骗和抗敌方干扰能力。国际上询问/应答码的发射频率大多在L波段(用于空中目标和海上目标),以及正在试验中的毫米波和激光波段(用于坦克和装甲车等)。非协同式敌我识别采用无源(不发射询问/应答信号)识别方式,即利用一次雷达、电子侦察系统和声光电探测系统等所获得的目标外部形状、谱特性、红外特性以及发出的音响特性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相关处理,最终判明目标的敌我属性。
间接识别系统是常规意义上的C3I系统的一部分,它利用C3I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雷达、无线通信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等给出的目标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和融合处理提供目标的敌我属性。
预计未来的敌我识别系统将吸取1991年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发展成为多频段、多手段、有源与无源、协同式与非协同式互相结合的三军通用的综合化敌我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