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社会治安
“文革”中后期,安徽公安工作逐步恢复,并开展了一系列整顿社会治安工作。主要有清查治安危险分子运动、整顿市镇社会治安秩序、整顿铁路治安秩序、打击沿江地区流窜犯罪活动等。从1973年至1976年,共组织8次大清查。通过清查.,抓获一批犯罪分子、破获一批积案(表8-6-9),社会治安秩序有所好转。1972年,中共中央决定合肥、芜湖、安庆3市对外开放,城市治安问题引起重视。公安部门开展了整顿市镇社会治安工作。通过整顿,抓获一批犯罪分子,破获一批积案,使发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盗窃、扒窃、流氓、打架斗殴案件显著减少。1970年至1975年,安徽多次开展整顿铁路治安秩序活动,对维护铁路治安秩序起到重要作用。1971年8月,由芜湖地区发起,建立沿江地区打击流窜犯罪协作区,参加协作的有芜湖、巢湖、池州、安庆4个地区和马鞍山市、铜陵特区、长江航运公司芜湖分公司等24个沿江单位。通过协作打击,破获大批流窜作案案件,抓获大批流窜作案犯罪分子。
表8-6-9 1973—1976年安徽省清查治安危险分子情况
项 目 | 1973年 9.18—9.25 | 1975年 4.25—5.15 | 1975年 9.20—9.25 | 1976年 1.17—1.21 | 1976年 9.29—9.30 |
清查重点 复杂场所 重点户 | — — — | — — — | 65863 37931 27932 | 16457 15000 1457 | 54427 54427 — |
破获案件 反革命案件 刑事案件 抓获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反革命分子 劳改逃跑分子 销赃窝赃分子 | 1390 31 1359 1970 39 198 94 | 1583 48 1535 3229 50 313 85 | 2309 32 2277 6585 23 150 — | 1105 4 1101 1771 14 56 40 | 538 85 453 11600 371 52 162 |
流窜犯罪分子 外逃四类分子 犯罪嫌疑分子 其他违法分子 缴获凶器和赃物 | 480 59 1100 — | 1210 187 987 397 | 3110 486 2286 530 | 850 98 451 262 | 313 4178 1415 5109 |
枪支(支) | — | — | 3 | — | 1 |
手弹(发) | — | — | 975 | 77 | 135 |
炸药(公斤) | — | 48 | 24 | — | 88 |
雷管(只) 自行车(部) 现金(元) | — — — | 135 — — | 78 119 121527 | 30 51 3675 | 41 32 86900 |
凶器(件) | — | 213 | 112 | 4 | 15 |
资料来源:《安徽省志·公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