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落后
亦译为文化时滞、文化滞距、文化惰距、文化堕差、文化滞后。指一种文化内部因某些部分的变迁速度快于其他部分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此术语是W·F·奥格本在《社会变革》一书中创用的。学者们经常在文化变迁或社会解组的研究中使用它. P·A·索罗金认为,文化落后的理论建筑在社会及文化整合论的基础上。整合论认为社会文化体系的每部分都可能与其他每一个部分的速度一样发生变化,否则会使社会处于紧急状态之下了。J·H·米勒认为有真假落后之分。“假的落后”因为所研究的两种文化范围是不可互相比拟的,故仅可言传不能列举,并且当另加界说时,此种落后就会消失;“真的落后”即指落后的文化元素为时间在前的另一元素的结果,或者完全不是指时间上的落后,仅指“某一规范或标准和某种已有的成就之间性质不同的衡量”。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个问题,往往指的是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这一文化落后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各个部分并非以同一速度变迁,物质文化要比非物质文化(有时也称为适应性文化) 以一种更快的速度发展。如政治、教育、家庭、宗教制度方面的变迁,就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落后可能持续不同的时间长度,有时甚至要经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