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潮
文学是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之中。人类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不但创造了人类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丰富的语言,而且还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创作“范本”。而文学思潮是指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并在文学作品上形成的一种鲜明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往往是以某种理论主张表现出来,经过广泛宣传而得到许多作家、理论批评家的赞同和实践,并最终成为能影响文学发展的运动或潮流。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兴起,一般是受着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的直接影响,同时和与之相对立的文学思潮不断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阶级社会里,文学思潮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都有 一种文学思潮占有主导地位,有的以某种创作方法作为主要标志,如欧洲16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等等;有的以某种创作思想作为主要标志,如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德国狂飚运动、中国 “五四”新文学运动等等。在同一文学思潮的影响下,由于具体的文学思想、文学风格等的差别,又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文学倾向和文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