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牒wén dié公文。《平妖传》第二十六回:“当厅押了卜吉,领了文牒,带卜吉出州衙前来。” (例)明日进城,且不管甚么倒换文牒,见了那怪,掣棍子就打。(三十八·488·)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公文部 > 公文 > 文牒 文牒 wéndié 公文,案卷。唐·元稹《長慶元年德音》:“賊中文牒妄作異端,皆云朝廷兵欲戎邊塞,此皆狂詐扇動人心。”《舊唐書·崔器傳》:“器懼,所受賊文牒符敕,一時焚之。”《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候至日中,還不見發下文牒。” 文书 文书簿 书文 书簿 文札 文符 文牒 简牍 简牒 简墨 简籍 文牍,文书:辞案 文告,文书:榜志 誓约文书:盟书 簿籍文书:簿牒 简墨 简牍 简籍 简牒 简札 笺简 笺书 笺牍 方板 笔简 不缄封的文书:露布 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玺书 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钉封(~文书) 聘请做某工作的文书:聘书 关聘 关书 除官任职的文书:除身 限期完成任务的文书:限牒 汉代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奏记 经驿站递送的文书:驿书 快件文书:飞牒 紧急的文书:走檄 飞书 华美的文书:锦书 不能做到的空头文书:空文(一纸~) 态度轻慢的文书:谩书 伪造的文书:伪书 匿名文书:飞书 文书甚多:堆案 重要文书等钤盖骑缝章的地方:钤缝 (公文、书信、契约等:文书)
另见:公文 书信 凭证 文件 ☚ 文书 上行文书 ☛ 文牒wén dié公文凭证。《西游记》回一十二:“写了取经~~,用了通行宝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