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方解石 方解石 fāngjiěshí 亦稱“黄石”。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之礦石。不規則塊狀,無色,或黄白色,平滑,有光澤,質堅易碎。主治黄疸,蠱毒。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録·方解石》:“惡巴豆。”又《名醫别録·下品·方解石》:“一名黄石。” 方解石【同义】总目录 方解石黄石方解石药名。出 《本草经集注》。又名黄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产河南、河北、四川、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味苦、辛,性大寒。清热,利胆。治胸中烦热,黄疸。煎服9~15g;或入散剂。恶巴豆。含磷酸钙,混有镁、铁、锰及微量的锌、锶等。 方解石成分Ca[CO3],常含镁、铁、锰、锌等。三方晶系。无色或白色,但常因含其他杂质而染成各种颜色。其中纯净无色透明者称为冰洲石。玻璃光泽。硬度3。密度2.6~2.8g/cm3。是制造水泥、电石等的原料。 方解石 方解石fangjieshi一种典型的双折射晶体。又称冰洲石。方解石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属六方晶系,对从红外5000纳米到紫外230纳米的光高度透明。方解石天然晶体是斜平行六面体,每个晶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顶角分别为78°5′和101°55′。方解石是单轴晶体。在晶体的八个顶点中,有两个顶点是三个钝角的会合点,过这样的顶点作与三个晶面成等角的直线,其方向就是光轴方向。晶体內的主截面也是平行四边形,其顶角分别为71°和109°。方解石是负单轴晶体,其主折射率见下表。方解石的主折射率差值较大,有较明显的双折射现象,是制作各种线起偏器的理想材料。 光的波长 | no | ne | 404.656纳米 | 1.68134 | 1.49694 | 546.072纳米 | 1.66168 | 1.48792 | 589.290纳米 | 1.65836 | 1.48641 |

☚ 主折射率 尼科耳棱镜 ☛ 方解石一种矿物。成分为CaCO3。三方晶系。晶体常呈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和菱面体。无色或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形成各种颜色。玻璃光泽。硬度3,比重2.6—2.8。解理完全。遇稀盐酸时强烈起泡。 方解石fāng jiě shí《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方解石(28)。药名。 【基原】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Calcite的矿石。 【别名】黄石(《别录》) 【性味】《别录》:“味苦辛,大寒,无毒。” 【功用主治】《别录》:“主胸中留热结气,黄疸,通血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入散剂。 方解石 方解石朱西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石,英文名Calcitum。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也有认为是褐铁矿。 味涩,性凉。功能补脑,敛黄水。主要用于脑疾,黄水病,肝病。本品与寒水石、秦皮、自然铜等配伍,制成十六味菩提心散,主治头部创伤。 ☚ 青石棉 结核状菱镁矿 ☛ 方解石calcite
方解石calc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