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旋風裝”、“龍鳞裝”。書籍裝訂形式之一種。始於唐。其基本裝式是:先取一素卷爲底,另以同寬異長之厚質紙葉,自右至左依次書寫,除首葉因裱於卷端而須單面書寫外,余皆雙面書寫,並逐葉以右端所留餘尾,貼於首葉左端之下而成書。收藏時從右至左收卷,其外形仍如卷軸,爲卷軸制演進到册葉制的一種形式。收卷時,書葉朝同方向回轉,宛如旋風,故稱。又因其展卷時書葉疊積如鳞狀,故有“龍鳞装”之稱。宋·張邦基《墨莊漫録》卷三:“吳彩鸞善書小字,嘗書《唐韻》鬻之……今世間所得《唐韻》,猶有回旋風葉。”現存此種裝訂形式的古書極罕見,圖中所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即是。一說旋風裝是在經折裝的前後封皮上加一張大紙繞背包裹而成。此說無書證和實物。

旋風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