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后期中等教育riben de houqi zhongdeng jiaoyu
指对15~18岁年龄层的青少年实施的教育。高中是其基本类型,修业3年,实行分科制,根据学科不同,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三大类。普通高中只设普通科,职业高中只设职业科,综合高中则两者兼而有之。职业高中又视专业而定,分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政等几种学校。此外,根据就学形态不同,学校又分为全日制、定时制和函授制三种,后两者属于业余教育。
50年代中期后,日本经济急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提高,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革教育,尤其是后期中等教育,日本提出后期中等教育多样化方针,职业高中迅速增多,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趋向多样化,专业设置达200余种,在多样化的同时,部分专业和课程又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70年代后,随着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对人才普通教育水平要求提高,普通高中增多,职业高中趋向减少。通过80年代的教育改革,学校类型增多,新设了学分制高中和六年一贯制中学。除各种类型的高中外,作为后期中等教育程度的学校类型还有部分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专修学校分专门课程、一般课程和高等课程三类,其中,设高等课程的专修学校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虽然法律规定各种学校不属于学制中的学校概念,但它在满足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正规的学校教育起着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