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昇仙太子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昇仙太子碑 昇仙太子碑唐武曌书,刻于圣历二年(699),草书。原立于河南偃师缑山仙君庙,现在登封少林寺。碑额飞白 “昇仙太子之碑”。”武曌书迹,今仅见此碑。碑文行书,笔法从皇象出,气骨雄放,婉约中有章草遗意,但见丈夫气。碑文中用自创十九个生字。其书叶昌炽极为推崇,认为 “女子书丹,当以《昇仙太子碑》为首,书体从章草出,世莫能知矣。”武曌 (624—705),唐并州 (今山西文水)人。唐太宗才人,唐高宗立为后。载初元年 (660),武曌废宗, 改国号为周, 称则天大圣皇帝, 世谓武则天。工行草。尝征求王羲之书,并命人勾填复制王导等人书迹藏于宫中,可见其对书法之爱好。此碑是武曌于圣历二年 (699)从洛阳出发赴嵩岳封禅时,途经缑山,游览刚竣工的昇仙太子庙,一时兴之所至而写。碑记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故事并武周时的社会现实,洋溢着武曌踌蹰满志和洋洋自得的心情。 ☚ 晋祠铭 雁塔圣教序 ☛ 昇仙太子碑昇仙太子碑碑陰·薛稷書 武周·聖曆二年 (699)刻。則天武后撰并書,或謂此文未必真出武后手。草書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額飛白題 “昇仙太子之碑”。現存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君廟。昇仙太子者,東周靈王 (泄心)太子喬也。即王子晉。傳其在緱氏山嶺化仙乘鶴昇天。武后以寵臣張昌宗諂諛為太子後身而信之。特建此碑。《金石録》曰:“武后為葺其祠,親銘而書於其碑。君臣宣淫無耻類如此,可發萬古一笑也。”其痴愚應斥之,然是碑書法另當别論。武后之筆出自 《萬歲通天帖》,此碑婉約含獨草、章草遺意,略無悍戾之勢,氣魄雄渾,頗具丈夫之概,允推草書碑之先聲。又婦人書碑,始此一石,其他類者鮮少,彌值注重。碑中處處使用武后新製之字。額題飛白作鳥形,别有趣致。首行正書“大周天册”云云十四字、末行正書 “聖曆二年”云云十九字,俱屬薛稷之筆,係研究稷書之確實資料。碑陰分為三截: 上截刻武后〈游仙篇〉 及從臣題名,薛曜書; 中截刻鍾紹京等銜名三行及神龍二年 (706)題記并銜名;下截附宋人銜名,并楷書。此鍾紹京書,乃惟一遺迹。薛書碑陽三十三字應作真迹,其他所謂稷書者,多可疑也。薛曜、鍾紹京俱係當時書壇名流,故甚可觀,三家比較,稷書尤善。(本書[則天武后]項中,對 <昇仙太子碑> 尚有叙述。” (見下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