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尺制
明代用尺分为营造尺、裁衣尺、量地尺三种。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七《历代尺数》: “明部定官尺皆依《家礼》布帛尺,凡田亩、布帛、营造所用悉同。”明朱载堉《律学新语》记载三种尺并图绘实际长度,据原刊本实测,钞尺即裁衣尺长34厘米,铜尺即量地尺长32.7厘米,曲尺即营造尺长32厘米。故宫藏明嘉靖年制牙尺长32厘米,明鎏金铜尺长31.74厘米。1956年山东省梁山出土的明洪武年间(1368—1398 )沉船中的骨尺长31.8厘米。此三尺与朱书中营造尺长度相近。1965年上海市上塘湾明墓中出土木尺长34.5厘米,与朱书中裁衣尺长度相近, 当为裁衣尺。官尺分三种之制起于明代。清代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