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春露秋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春露秋霜

春露秋霜

春天的雨露滋润,能养育万物;秋天的严霜惨烈,能摧残万物,这分别喻写恩泽与威严。典出《礼记·祭义》,是说在不同的节令都要追怀祖先,后引为恩威并济的教化方式。宽与严相结合,爱护与管教并重,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芳)

☚ 春诵夏弦   诲人不倦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春露秋霜

 【出处】: 《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 春禘秋尝。霜露既降, 君子履之, 必有凄怆之心, 非其寒之谓也; 春, 雨露既濡, 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 如将见之。”
【故事】:这是说的民俗中祭祖先的事。每到春、秋两季, 都很容易引起人们对先人的怀念, 因而就进行对先人祭祀的活动。到了秋天, 严霜自天而降,人们走在路上,踏着严霜,心头自然产生一种凄怆的感情。这不是因为觉得天气寒冷的缘故, 而是想到先人仙逝而去, 已觉凄怆;到了春天, 雨露飘落下来, 浸润着土地、万物, 人们踏着雨露而行,就想到先人把自己抚育长大, 费尽心力, 因而产生了怵惕之心, 就好象看到先人在问自己: 你有没有辜负我对你养育的一片之心啊!
【意思】: 面对春露秋霜而引起对先人的怀念。后亦比喻恩泽和威严。
【古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 “眚灾肆赦, 则文有春露之滋, 明罚敕法, 则辞有秋霜之烈。。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春露秋霜, 允恭粲盛。”《北史·袁翻传》: “威严秋霜,惠沾春露。”《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二十八回:“他木是曲园太史的女公子, 凡属诗词歌赋, 无不家学渊源, 因此春露秋霜, 益增感慨。”
  • 上一篇:春兰秋菊
  • 下一篇:春秋鼎盛

春露秋霜

旧时指子孙在春、秋二季因感于时令而祭祀祖先。《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褅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后因以“春露秋霜”指对祖先的追念。南朝陈徐陵《徐孝穆集》二《陈公九锡文》:“春露秋霜,允茶粢盛。”

恩泽

恩泽

霈(霈泽;恩霈) 润(润泽;惠润;恩润) 渥(庆渥;慈渥) 霖(霂霖) 春泽 惠泽 福泽 慈泽高泽 凯泽 恩光 恩辉 恩休 恩煦 恩膏 丽泽 光灵 流膏 宠沐 熏沐 膏沐
比喻恩泽:春风 春泽 春雨 露雨 雨露 雾露 雰露 云雨 霖雨 清阴 光曜 光耀 光耀
恩泽教诲等:春风雨露
恩泽和威严:春露秋霜 春秋霜露 春霜秋露
仁德恩泽:和泽
利益恩泽:利泽
恩泽优厚:茂渥
恩泽深厚:深渥 湛恩汪濊
恩泽普及:沾濡
恩泽普降:雾洽
恩泽广泛流布:滂被
恩泽及于远方:泽及四方
恩泽无所不至:曲照
恩泽广覆,无所遗漏:兼覆
道德崇高,恩泽广大:巍巍荡荡 荡荡巍巍
恩德润泽:清涵
恩泽及人,如河水滋润土地:河润
恩泽长留,永久不衰:兰馨桂馥 兰薰桂馥
(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恩泽)

☚ 恩泽   各种恩泽 ☛

危险程度

危险程度

接近危险:阽(阽危) 濒危 危浅
 国势垂危:缀旒
 国家、民族临近危亡:垂危
 危险逼近:旦夕之危
 危险已非常逼近:兵在其颈
时间短促,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春露秋霜 春秋霜露 春霜秋露
危险在眼前,很快就要发生:危在旦夕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人人自危
 非常恐惧,人人自危:栗栗自危
场面情景惊奇危险:惊险
 奇特惊险:奇险 豪险
 轻靡奇险:轻险
 变幻奇险:诡险
更加危险:深险
陷入生命危险:不免虎口
如走在薄冰上一样危险:履冰 践冰(~履炭) 如履春冰
困难重重,危险很多:千难万险
危险极多:千险 万险(~千难)
危险可怕:险恶

☚ 各种危险   非常危险 ☛

追念

追念

追(追思;追怀) 仰思
追念先人:思远
追念故人:追旧
在春秋两季因感于时令而追念或祭祀祖先:春露秋霜 春秋霜露 春霜秋露
追念死者:追亡
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羹墙
(回忆纪念:追念)

☚ 回忆往事   想象 ☛

春露秋霜chūn lù qiū shuānɡ

表示对先人的怀念;也比喻恩泽和威严。grace and severity

春露秋霜chūn lù qiū shuāng

原指春和秋两季的祭祀,为感于节令而对先人的追念。后又比喻恩泽与威严。《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春露秋霜,允恭粢盛。”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春露秋霜chūn lù qiū shuānɡ

❶ 旧指春秋两季因有感于时令而追思或祭祀祖先。《礼记·祭义》:“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❷ 比喻恩惠和威严。
❸ 有时也比喻短促的生命,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也作“春霜秋露”、“秋霜春露”。

春露秋霜chūnlù-qiūshuāng

〔并列〕 原谓子孙在春秋两季因感于时令,追念先祖而加以祭祀。也比喻恩泽与威严。语本《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褅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允恭粢盛。”
△ 用于恩威方面。
也作“春霜秋露”。

春露秋霜chūn lù qiū shuāng

旧谓子孙于春秋二季因感于时令而祭祀祖先。后以“春露秋霜”表示对先人的追念。也比喻先人的恩泽和威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