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赋
辞赋名篇。唐代杜牧作。《唐文粹》、《全唐文》见载。其序曰:“秋日晚晴,樊川子目于郊园,见大者小者,有状类者,故书赋云”。文章分为两部分。前面先承题写郊园晚晴之景,有远有近,彩色鲜明。其写天光水色云:“平地清空”、“紫阁青横”、“垂乎镜里”;其写秀木修竹为“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十万丈夫,甲刃𪭹𪭹”;其写红芰白鹭曰:“姹然如妇,敛然如女”,“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后面写缘景而生之情:“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疎”。本文表现了作者悦慕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以及因仕途屡挫、人生多艰而“与世阔疎”、归隐田园的情怀。通篇用比,以人喻物,极见情怀;以兵事为喻,既见作者“好言兵事”之个性,又见事物之特征。文笔细腻,多用排比,想象丰富,写景风光摇曳,极见气势。即景生情,情寓景中;晚晴彩色鲜明之景与触景而生之落寞情怀,互为映衬,很有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之妙。马积高《赋史》称:“通体用比喻,且什九是以人喻物,这是杜牧的一种创造。”对唐末抒情短赋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