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❶ 病名。 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指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名卒中。 多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偶逢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房劳过度,或外邪侵袭等,使气血运行不畅,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火上扰,蒙蔽清窍,阴阳互不维系所致。《金匮要略》有在于络、在于经、入于腑、入于脏之别。临床上根据病情之轻重,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别。 中脏腑又有闭证、脱证之分。今之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似为是证。 ❷ 指外感风邪的病证,为太阳表证之一。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指外感风邪所致的太阳表证。参见伤寒、太阳中风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