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甲石
汉族战国时代武将传说。流传于河北保定。相传一年盛夏,赵国大将廉颇指着一块青石对随从说,搬过来晾晒盔甲。六名精壮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挪动青石。廉颇却一个人将青石举过头顶,然后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地将青石放到青岗上。众将士齐竖起大拇指。因廉颇用力过猛过大,有十个手印深深印在青石上,连指纹都清晰可辨。人们就将这块青石叫“晾甲石”。为了纪念这位忠良将,他死后,他驻过军的地方叫“廉良”,在晾甲台北建起廉颇庙,庙后是他的坟。后晾甲石裂开,中间长出一棵柳树,将石分为两块。当地人传出“运粮河铜帮铁底,罗锅地坡连岗上,廉颇庙流芳千古,晾甲石一木二分。”外地人误听为“晾甲石一亩二分”,传说廉颇当年举起过一亩二分的晾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