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曲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曲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被统治等级。彝语“曲” 有 “白色” 之意,意指 “在诺之下的 ‘曲’这种人”。汉语俗称 “白彝” 或 “百姓”。相当于奴隶社会中的被保护民。约占凉山彝族总户数的50%,为人数最多的被统治等级。隶属于兹莫或诺合。等级身份世袭,但近代允许少数低等级的阿加赎身而上升为曲诺。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一定限制,被限定居住在主子管辖的地区内,有无偿性负担。在被统治等级中地位最高,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占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自食其力。主子不能对其任意买卖、虐杀。少数曲诺也占有为数不等的阿加和呷西,过着剥削生活。有部分曲诺经济破产,等级下降,成为奴隶。 曲诺彝语音译,含有清白人之意。汉语称为“白彝”。是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四个等级中被统治等级中的最高等级。这一阶层的人身隶属于黑彝,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极少数还可占有等级地位低于自己的“阿加”和“呷西”。但地位很不稳定,往往由于贫困而被降低等级。对自己的财产没有完整的所有权。不得随意迁徙。曲诺占当地彝族总人口的50%左右。解放后,这一等级被废除。 曲诺彝语音译,意为“清白人”。汉称“白彝”。解放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被统治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占当地彝族总人口的50%左右。人身隶属于*诺合主子。不能随便迁出主子*家支所控制的地区。每年要为主子服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 并受*杂布达等其他剥削。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多数比较贫困。因经济破产,有的下降为*阿加或*呷西。少数富裕的曲诺亦占有少数阿加或呷西,甚至成为奴隶主,但尽管如此,对诺合主子的人身依附关系仍然不变。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这一等级已被废除。 曲诺 曲诺彝语。汉语称“白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被统治阶层中的最高等级。在四川凉山约占人口的50%,在云南小凉山约占60%。一般都隶属于某一黑彝主子。每年必须为主子服一定的无偿劳役和担负各种摊派。黑彝对他们不能任意杀害或买卖,但可以将他们的人身转让或赠送。有自己的财产,包括一定量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还可以购买或租入土地耕种。可以在主子辖区内自由徙居。少数曲诺占有若干比自己地位低的阿加或呷西,大多数因受主子巧取豪夺,纷纷破产,乃至降为阿加或呷西等级。 ☚ 杂布达 阿加 ☛ 曲诺 曲诺彝语音译,意为“清白人”。汉称“白彝”或百姓。民主改革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被统治阶级中的最高等级。占当地彝族总人口的50%左右。人身隶属于诺伙或孜目,具有不完全的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一般必须居住在主子的辖区内,在和主子保持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在主子的辖区内可自由迁居或迁到其他诺伙家支辖区居住,外出探亲、经商自由; 有自婚权和不完整的亲权; 主子有权将其转让、陪赠,但不能任意杀害和买卖; 有自己的家支和不完整的财产权,占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生活资料,过独立的经济生活。每年每户要出一人,自带耕牛、农具,去为主子服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并和阿加共同承担基于人身隶属关系的摊派和高利贷剥削。因贫富分化,有少数曲诺下降为阿加和呷西,少数富裕者则占有少数汉根阿加和汉人呷西,甚至成为奴隶主,但是,不论其经济上多么富有,对主子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变,永远不得升至诺伙等级。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这个等级已被废除。参见“诺伙”、“阿加”、“呷西”、“杂布达”。 ☚ 诺伙 阿加 ☛ 曲诺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等级。彝语音译。“曲”意为“白色”,“诺”即诺伙的前一字,意为在诺伙等级下的“白骨头”(人)。汉称“白彝”或“百姓”。约占总户数的50%。身份世袭。成员不稳定,富裕阿加赎身后可升入此等级,贫穷或犯罪者则要下降至阿加或呷西等级。人身隶属于主子,不能迁出主子的管辖地。承受一定的劳役和财物摊派。逢年过节给主子送半个猪头及酒食等,表明隶属关系。有较多的人身自由,主子不能随意买卖、处死;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占有一些土地、牲畜、农具,有的占有少量阿加或呷西,少数人占有较多财产和奴隶,过剥削生活,成为奴隶主。有家支组织、家支头人和议事会,但附属于诺伙家支,为诺伙的利益服务。遇有战事,要自备武器、衣食为主子效命。为诺伙家支武装的主力。是隶属民,又基本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