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仪cháo yí(字)边伟,号云丘,明代人,正德进士,官山东盐运使。
朝仪cháo yí(字)曲锐,明代人,历佥都御史。 各种礼仪 各种礼仪百礼 结婚礼仪:茶(受~;三~六礼) 男子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之礼:冠(冠礼) 女子成人礼:及笄礼 妇人应循守的礼仪:阴礼 军人的礼:军礼 人臣朝君的礼:朝仪 封建社会的各种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衣冠礼乐 上古朝聘之礼:宾礼 古代迎接贵宾的礼仪:负弩前驱 前驱负弩 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禋祀 尘世间的礼仪:俗礼 乡间的礼仪:乡礼 进退周旋的礼仪:趋让 通行的礼仪:通礼 达礼 厚于常规的礼仪:加礼 盛大的礼仪:盛礼 丰盛的礼仪:丰仪 隆重的礼仪:重礼 尊礼 最重的礼仪:三跪九叩 繁琐的礼仪:繁文 缛礼(缛礼烦仪) 不完善的礼仪:疵礼 不正之礼:慝礼 殡葬的礼仪:葬礼 ☚ 礼仪 礼法 ☛ 朝仪cháo yí❶上朝的礼仪。《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 ❷帝王临朝的典礼。《周礼·夏官·司士》:“正~~之位。” 朝仪朝规与礼仪,用于朝廷的各种活动。最早源于西周的君臣之礼。据《周礼·夏官·司士》载:“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即是在礼的规范下,以区分君臣之间与百官之间各自的等级地位,以确认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关系。西汉初年,刘邦令“明叔孙通之仪”,定《傍章》十八篇,首次规定了封建王朝的“朝岁之礼”。关于朝仪的内容,据《史记·叔孙通传》载:叔孙通征集儒生三十多人博采古礼与秦礼,“共起朝仪”。于汉高祖七年修成始用,其仪式是:在天初亮的时候,谒者导引各官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陈列着许多车马,有步卒保卫着宫殿,再陈设许多兵器帷帐旌旗等等。凡传声叫进宫的人,都要让他疾行向前致敬。宫殿前台阶下有几百个郎中都在殿阶上双方相对站立;功臣、列侯、诸将军及军吏,都顺次面向东方,排列在西边;丞相以下,都面向西顺次排列在东边。大行官排设了九种引赞宾客的礼仪,靠着“引赞生”传呼唱谒。于是皇帝御车从寝宫出来,百官们就拿着旗帜在传呼清道,导引各国诸侯王以下到年俸六百石的官吏,挨次地前来奉承恭贺。礼毕,又在宫中摆设大酒宴。唐王朝建立后,朝仪纳入五礼之中,对封建社会五礼的形成曾有过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