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本草备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本草备要本草类著作。清汪昂撰。八卷。昂有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已著录。作者认为有些本草书籍内容“备而不要”,或又“要而不备”,故取材《本草纲目》 与 《神农本草经疏》等书,于康熙三十三年 (1694)撰成此书。书中首论药性总义,次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等八部分,共载药四百七十八种。对各药性味、归经、主治、禁忌、配伍以及用法进行论述。对一些药物采集时间,同物异名,真伪鉴别以及药物炮制等亦作简要介绍,并附图四百余幅。论药虽采众家之说,但又有个人创见。并能将诊断治疗理论与药物紧密结合,扼要实用。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 保阳文富堂刊本,乾隆五年(1740)天德堂刊本,咸丰七年(1857) 文质堂刊本,一九三八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本草备要药物学著作。8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取材以《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二书为主,作者予以编选而成。内容首载药性总义,次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共470余种药物。对各药的性味及用途等作了概括性综述,附图400余幅,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刊本很多,建国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本草备要书名。清·汪昂(讱庵)撰。刊于1694年。4卷。本书由博返约地选择常用药物400种。以后增订时又增加了60种。药性病情相互阐发,既备且要。并附图400余幅。由于具备简明扼要的特点,为一般临床医家所喜爱。今有排印本。 本草备要běncǎobèiyào本草著作。8 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 年。该书首论药性,其次选取常用药物470 余种, 列述其性味、功用和主治等, 并附图400 余幅。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本草备要》系本草学著作。8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康熙23年)。本书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的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1草部药191种,卷2木部药83种,卷3果部药31种,卷4谷菜部药40种,卷5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6禽兽部药25种,卷7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8人部药9种,共478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其所入经络,功用及其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在阐述各药药用时,引录各家学说加以综括,附有简注,文字比较明晰,后世刊本增附400余幅药物图。本书作者虽非医生,但由于编排得体,文字顺达,因而刊刻次数较多,流传较广,对普及药物知识影响较大。 ☚ 本草述 本经逢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