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盐人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系、史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等职。著有《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合著)、《杨幺事迹考证》、《伪齐国志长编》、《汲家书考》、《中国史学通论》等。 字:希祖、 先、迪先、逖先、惕先 笔名:希祖 绰号:米遇光、而翁、吾要、朱胡子 朱希祖朱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 朱逷先先生与目录学 朱希祖传 朱希祖先生传 朱希祖(1879-1944) | 朱偰 袁同礼 王宇高 王宇正 罗香林 | 东方杂志1944年40卷16期 文史杂志1945年5卷11、12期 国史馆馆刊1948年1卷2期 *国语日报1966年5月21日 *传记文学1974年24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48页 | 朱希祖 朱希祖传略 朱希祖郦亭 |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傅振伦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4分册第104页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5辑第55页 *近代藏书三十家第157页 | 朱希祖 朱希祖 | 朱佑等 魏桥等 | *革命人物志第10集第8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89页 |
朱希祖卯字号的名人(一):朱希祖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第350页 朱希祖1879——1944字逷先,浙江海鹽人,1879年(清光緒五年) 生。少年随父親教讀。19歲就館他邑。1906年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研究史學,又從章太炎習說文音韵。1909年畢業後回國,在嘉興浙江第二中學任國文教員。1911年武昌起義,各省響應,被推爲海鹽縣知事,半年辭職。1912年改在浙江省教育廳任職。1913年赴北京參加教育部國語讀音統一會議。會議後留北京,在北京大學任教,兼清史館編修。袁世凱稱帝時,辭去編修,專任北大教授。未幾,升任中國文學系史學系主任。1920年底,與鄭振鐸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3年夏,應陝西督軍劉鎮華之請,入關中講學,摹拓漢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華、輔仁兩大學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學系主任,並發起中國史學會。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員。1932年10月,廣東中山大學延聘爲文史研究所主任。1934年返南京,任中央大學史學系主任; 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員會主任。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1937年11月,赴四川。1939年、1940年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1940年2月,任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幹事; 同年3月,辭國史館職,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1944年7月5日病逝於巴中。終年65歲。著有《明季史籍題跋》、《僞楚録輯補》、《僞齊録校補》、《僞齊國志長編》、《汲冢書考》、《戰國史年表》、《新梁書藝文志》、《楊么事迹考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