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zhū zǐ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指供职高位,或高官显爵。白居易《偶吟》: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于蕙荷中。章碣《观锡宴》: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宴。 朱紫朱紫之色。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 朱紫 朱紫zhūzǐ━┃ 指高官。唐代三品以上着紫服,五品以上着朱衣。因以“朱紫”代指品位高的官职。唐·白居易《歌舞》诗:“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元·范椁《节妇王氏》诗:“虽联朱紫贵,不习绮与纨。” ☚ 朱绂 华奥 ☛ 朱紫借指是、非,优、劣等。《后汉书·陈元传》: “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南朝宋刘峻《广绝交论》: “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 ○ 恶紫夺朱 朱紫zhū zǐ红色与紫色,比喻正与邪两方面。《论语· 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孔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九思·怨上》:“朱紫兮杂乱。” 朱紫zhū zǐ❶《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乱正色。”后用“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也作“朱紫杂厕”。《论衡·对作》:“今吾不得已也。虚妄显于真,实诚乱于伪,世人不悟,是非不定,朱紫杂厕,瓦玉集糅,以情言之,岂吾心所能忍哉?” ❷比喻人品的高下。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月旦,谓品评人物。 各种服饰 各种服饰头上的冠戴服饰:首服 妇女朴素的服饰:椎髻布衣 布衣椎髻 贫妇的服饰:青裙缟袂 古代妇女的衣饰:髾(垂~) 裙钗 古代隐士的服饰:薜带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朱紫 古代大官的服饰:蟒玉 蟒袍玉带 古代达官贵人的服饰:裘带 系在衣带上的饰物:佩(~环;玉~;钩~) 衣服的文饰:身章 裳幅的缘饰:綼 用锦作的衣服的镶边:锦缘 镶在衣服的花边:阑干 罪人之服饰:诎缨插衽 鲜艳的服饰:明服 鲜艳盛美的服饰:鲜装祛服 华丽的服饰:丽饰 盛服 帕服 妇女的华丽衣饰:珠翠罗绮 华贵的服饰:黼衣方领 飘逸华美的服饰:蝉衫麟带 ☚ 服饰 披肩 ☛ 朱紫zhūzǐ红色与紫色官服的合称。唐制:五品以上服朱,三品以上服紫。指供职高位,或高官显爵。《新唐书·车服志》:“当时服朱紫,佩鱼者众矣。”唐白居易《偶吟》:“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唯大贤忽为人絷维,官至朱紫。”王谠《唐语林·政事下》:“宣宗每行幸内库,以紫衣金鱼、朱衣银鱼三二副随驾。或半年或终年不用一副。当时以得朱紫为荣。”清李渔《奈何天·忧嫁》:“下官只因宦途偃蹇,家计萧条,不以朱紫为荣,但觉素封可羡。” 朱紫 朱紫唐代朝官大臣的别称。唐代五品以上官服大红色,三品以上紫色,故名。《新唐书·郑余庆传》: “每朝会,朱紫满廷,而少衣绿者。” ☚ 周 朱户 ☛ 00021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