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律 英国在华发动鸦片战争主凶之一。 海军大佐。曾在印度、圭亚那、牙买加等地担任英国殖民官吏。1834年(道光十四年)来华担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船务总管。 1835年先后升任为第三监督、第二监督。1836年6月,义律向英外交大臣巴麦尊建议改变原商务总监督罗宾臣所实行的“沉默政策”,主张用武力支持对华贸易。巴麦尊接受其建议,并改任其为总监督。 义律就任后,积极推行以武装保护鸦片走私政策。1837年至1839年,他对两广总督邓廷桢与钦差大臣林则徐等所有查禁鸦片措施,多方进行抗拒与破坏。包庇制造“林维喜事件”中的凶手,率领海军炮击中国巡船,进犯清军官涌防地,要求英政府使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11月,巴麦尊秘密通知义律,英军即将派遣远征军来华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2月,英政府任命海军少将懿律与义律两人为侵华事宜全权正副代表,于1840年6月率英军抵珠江口小区,封锁珠江口,发动鸦片战争。继而沿海北上,进攻厦门,攻陷定海,占领舟山,进抵大沽。 清政府于9月派出直隶总督琦善与懿律等谈判,允诺其横蛮要求以换取英军南撤。10月,懿律因病离职,侵华活动改由义律一人负责。 琦善也南下广东与义律继续谈判,并于1841年1月与义律签订割让香港并予赔款的《穿鼻草约》。5月义律又率英军陷虎门,犯广州。清政府改派靖逆将军奕山代替琦善与义律签订《广州休战和约》。英王与巴麦尊对义律所签之《穿鼻草约》很不满足,改派璞鼎查代替义律为全权代表。 义律乃于1841年8月调往北美任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