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湖南之行
盛唐一代,湖南以她的美丽山水、动人传说和悠久历史吸引了无数诗人骚客。唐代宗大历三年冬 (768),著名诗人、左拾遗杜甫自湖北江陵乘船入洞庭湖,开始了他的湖南之行。杜甫在岳阳写了著名的五律《登岳阳楼》。第二年,他从岳阳乘船溯湘江到长沙,稍作停留,准备去投奔老友衡州刺史韦之晋。到衡阳得知韦已奉调到长沙任湖南观察使,杜甫再回长沙。但此时韦之晋已死,杜甫也久病缠身,贫病交加。他在长沙与唐玄宗时最有名的乐师李龟年穷途相遇,同病相怜之际,写下了《江南适李龟年》的一首七绝,被后人推为千古绝唱。不久,长沙发生臧玠兵变,杜甫仓皇逃难,经衡阳前往郴州,投靠他的舅舅郴州代理刺史崔书。不久,病死湘江途中。他在湖南数年,考察民情风俗,探访古迹,结合自己的遭遇,创造出近百首优秀诗篇,反映了湖南当时的社会现实,描绘了湖南的美丽山河、民情风俗,为湖南文明和中国文学增添了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