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邮之戮借指忠臣无辜受冤屈。《后汉书·傅燮传》: “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杜邮之戮矣。”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数发兵攻赵邯郸,不能下,欲用白起,白起称病不肯。“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遂自杀。杜邮: 古地名,战国属秦,又名杜邮亭,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战国时,白起事秦昭王稷,封武安君,善用兵,曾立下赫赫战功。后为相国范睢所忌,被免为士伍,逐出咸阳,昭王又赐剑令其自杀于杜邮。 大臣被杀 大臣被杀东市朝衣 朝衣西市 腰分东市 西市朝衣 功臣遭忌被杀:钟室之祸 有功之臣无辜被杀:杜邮之戮 杜邮之谏 给帝王效力后被杀:烹狗(~藏弓) 忠臣遭谗被杀:抉目东门 抉目吴门 抉目胥门 抉目悬门 ☚ 被杀 遭杀 ☛ 杜邮之戮dù yóu zhī l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秦名将白起因秦王未采纳他的建议而使秦军受挫,遂称病不肯为将。秦王遣他出咸阳,白起至杜邮时,被赐剑自尽。后因以指大臣无辜被杀害。也作“杜邮之赐”、“杜邮之诛”。 杜邮之戮dùyóuzhīlù〔偏正〕 杜邮,地名。指忠臣无辜被杀。语本《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后汉书·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矣。” △ 多用于杀害方面。 杜邮之戮dù yóu zhī lù杜邮: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戮:杀。称忠臣无故被杀为“杜邮之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