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乐毅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乐毅论 夏侯泰初撰,晋永和四年(公元三四八年)王羲之书。 单刻帖。小楷。四十四行。其书布局疏朗,结体灵活而稳健,唐褚遂良谓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列入《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正书第五卷中第一,传为王羲之书付其子官奴(即献之)。真迹不传;或云战时太平公主携出,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或云唐太宗所集右军书,唯此为石刻,殉葬昭陵。 后陵为温韬所发,得此石、已裂。宋代为高绅所得,以铁束之,末行仅存‘海’字。石熙明据此复刻入《越州石氏帖》中,即所谓‘海字本’或‘不全本’。此外尚有‘全文本’,即‘梁摹本’,宋人亦刻入集帖中。 此两本元、明以来翻刻甚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