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pí見“枇杷”。 枇读音b·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毗至切,去,至韵。 ❶匙类,通“匕”;特指饭勺。 上一条: 庇 下一条: 𠨒
枇读音b·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卑履切,上,旨韵。 ❶古代的饭勺,通“匕”。 ❷大木匙,通“朼。” 上一条: 紕 下一条: 秕
枇读音p·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房脂切,平,脂韵。 ❶[枇杷]常绿乔木,叶大有锯齿,花白色,果实圆球形黄色,味甜,叶和核入药。 上一条: 紕 下一条: 毗 枇〔pi〕 枇杷 〔pi·pa〕 bid bal. 枇ㄆㄧˊpí三3092①动擒;抓。闽语。福建厦门〖 〗。~稠擒住‖~稠稠抓得牢牢的‖互人~去被人抓走。②量排;串。闽语。福建厦门〖 〗。一~鱼子。台湾〖 〗。两~芎蕉两串香蕉。   枇pí枇pí枇pí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祭器 > 枇 枇 bǐ 亦作“朼”、“匕”。古代祭祀用的大木匙。喪祭用桑枇,吉祭用棘枇。《禮記·雜記上》:“枇以桑,長三尺,或曰五尺。”鄭玄注:“枇,所以載牲體者。此謂喪祭也。吉祭枇用棘。”孔穎達疏:“枇者所以載牲體,從鑊以枇升入於鼎,從鼎以枇載之於俎。”《儀禮·士喪禮》:“乃朼載,載兩髀於兩端。”鄭玄注:“乃朼,以朼次出牲體,右人也。”又《公食大夫禮》:“雍人以俎入陳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梳篦部 > 篦 > 篦 > 枇 枇 bì 枇pí枇*E8C1 (一)pi[枇杷]pipa 1.树名。常绿乔木。生长在较温暖的地区,叶厚,呈长椭圆形,背面有茸毛。果实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橙黄色,可食。叶子和核可入药,有镇咳作用。2.这种树结的果实。3.“琵琶”的旧时写法(见《释名》)。 (二)bi〈文〉与“枈”同(见《礼记》)。 (三)bi 密齿的梳子,即篦子(见《广韵》)。 枇pí(构词成分): ~ 杷 [- pɑ] {植} loquat 枇 金文; 篆pí[木(意符)+比(聲符)→枇(《説文》:“枇杷,木也。從木比聲。”枇,枇杷:1.常緑喬木。葉長橢圓形,小花白色,入冬始花,此時萬花凋謝,此花獨開,爲上好的蜜源。果球形,橙黄或淡黄,味甜美。中醫認爲枇杷葉可入藥;枇杷膏、枇杷蜜都是止咳潤肺的上好補品。2.這種植物的果實。)] [宋] 孔平仲《孔氏談苑》(卷一):“枇杷須接,乃爲佳果。一接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遂無核也。” △枇pí8画 木部 【枇杷】(—·pa) 1. 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果实球形,橙黄或淡黄色,味甜,可以吃,叶子和核可以入药。 2. 这种植物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