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上皮覆盖食管(Barrett食管)
柱状上皮覆盖食管系指正常食管下段粘膜的鳞状上皮被胃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由Barrett在1950年首先描述,故称Barrett食管,又称Barrett综合征。本病少见,可为先天性,但多继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常见于食管下段1~6cm,该处粘膜为柱状上皮所覆盖,并可逐渐向上蔓延。柱状上皮覆盖食管常伴有溃疡,这慢性边界分明呈打洞样的深溃疡称Barrett溃疡,可逐渐有疤痕形成而引起食管狭窄。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常有烧心感,吞咽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并可放射到背部。可并发大量出血、慢性失血所致贫血及食管穿孔。少数可无症状。食管镜检查可见食管下段粘膜充血、出血、溃疡、假膜形成或食管狭窄,活组织检查发现食管粘膜柱状上皮方能确定诊断。由于粘膜脆而易出血,多次活检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因柱状上皮覆盖食管易发生癌变,必要时应定期复查。诊断还可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过锝酸盐静脉注射,取左前斜位食管闪烁摄影,可发现柱状上皮的放射吸收率很高,有助诊断。治疗包括胃复安、制酸剂和甲氰咪胍的使用,内科治疗无效时则应施行胃底褶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