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研究校勘及与校勘有关的问题,探索校勘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传统的校勘学,起源很早。西汉刘向整理图书,就已对“校雠”一词含义加以解释。此后,历代学者在进行校勘工作实践时,也不断对校勘学的理论加以总结。如宋代岳珂提出了“广征异本、精审字画、订正注疏、详明音释、点定句读、查明脱落、考定同异”一整套校勘程序,对后世校勘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校勘学是在古代校勘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研究范围,包括校勘的意义、目的、要求、条件、方法以至校勘的历史等。校勘学的作用,主要是指导书籍的校勘整理工作,为阅读、研究古籍服务。 校勘学研究校勘及其有关的问题如校勘的对象、历史、目的、条件和方法等的一门学科。以清“乾嘉学风”时最盛。 校勘学textual criticism 校勘学利用史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文字上的对比审查、校正错误的工作谓之校勘。即校对勘误之意。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称校勘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之一。当代史学家陈垣著有《校勘学释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