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皮药名。见《中药志》。又名楸皮、楸树皮。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枝皮或干皮。产河南、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苦,寒。入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明目。治湿热泄泻,痢疾,白带,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煎服:4.5~9g。树皮含苷类及大量鞣质等。还含胡桃醌等。煎剂在体外对志贺氏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核桃楸皮hétaoqiūpí中药名。见《中药志》1961 年版。别名楸皮、楸树皮。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Maxim. 的枝皮或干皮。产于河南、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苦, 寒。清热燥湿,明目。治湿热泄泻、痢疾、白带、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骨结核, 煎服: 4. 5 ~ 9 克。本品含苷类及大量鞣质等。 核桃楸皮 核桃楸皮核桃楸皮,又名楸树皮。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Maxim.的枝皮或干皮。产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本品味苦,性寒。归肝、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止痢,明目。主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湿热带下、急性结膜炎等证。痢疾可配黄连、黄柏或地榆、椿白皮等。肠炎可配黄芩、滑石等。带下可配苍术、车前子等。结膜炎可配竹叶、黄连内服并洗眼。煎服,5~10g、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胃虚食少者宜慎用。 ☚ 三对节 金银花 ☛ 0000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