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半脱位病名。即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构成的关节轻度脱位引起功能障碍性疾病。参见脱位、脱臼条。 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 of head of radius系桡骨头与关节面呈半分离状态。多在穿衣、跌倒、向上牵拉并前臂有旋转时,桡骨头可向前下桡侧移位。脱位后功能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确诊。治疗:手法复位,固定于功能位。 桡骨头半脱位即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ráogǔtóubàntuōwèi病名。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构成的关节轻度脱位引起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参见脱位、脱臼条。 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或Malgaigne半脱位。多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病因主要是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时,手部突然受到纵向牵拉所致。1~3岁发病率最高,男孩比女孩多。左侧多于右侧。 幼儿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其头、颈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松弛、薄弱,桡骨头横断面稍呈卵圆形。当前臂旋前牵引时,桡骨头的前后径最小,环状韧带容易滑过而嵌入肱桡关节,阻碍桡骨头复位(图)。

桡骨头半脱位 (1)桡骨头与环状韧带的正常关系 (2)桡骨头半脱位时环状韧带嵌入肱桡关节内
症状典型,有纵向牵拉外伤史。 病儿哭闹,拒绝使用患肢,取前臂旋前、肘关节伸直或略屈位,患肘伸屈正常,但前臂旋转时疼痛加剧,桡骨头前外侧压痛。X线片无明显变化。 治疗均用闭合复位,复位时逐渐屈肘至90°。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上方,另一手把持肱骨下端和肘部,以防肩部旋动,将该手拇指放于桡骨小头部,以便触诊和局部轻度加压,然后快速将前臂充分旋后。复位成功时可感觉或听到桡骨头部有弹响,疼痛立即消失,并使用患肢取物与上举。复位后一般不需制动,但应嘱家长避免牵拉患肢,以防再脱。 ☚ 肘关节脱位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 ☛
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系指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构成的关节,发生轻度移位引起功能障碍者。亦称牵拉肘。多发于1~4岁的幼儿。 多为间接外力所致,当幼儿因穿衣、行走时跌倒,或上阶梯等被大人握其腕用力向上牵拉并旋转前臂而引起。有人认为幼儿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头、颈的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也较松弛,因此在突然牵拉前臂使肘关节过伸时,桡骨头即被松动的环状韧带卡住,使桡骨头滑向前方,少数患儿前臂处于旋后位致伤时,桡骨头可滑向后方。亦有人认为,幼儿的桡骨头的轮廓是稍呈椭圆的,当前臂旋后时桡骨前面从颈部起呈尖形隆起,当前臂在旋后位牵引时,环状韧带与骨性隆起相对抗。偏后外侧桡骨头较平,因此当前臂旋前位牵引时此部分环状韧带紧张,而滑越桡骨头。 伤后患肢的前臂处于旋前位,不肯用患手取物,不敢屈肘及举臂,被动屈肘或前臂旋后时,都能引起疼痛,压痛点在肘关节的前外方。X线摄片检查不能显示病变。 治疗时仅用手法复位即可达到满意的疗效。以右侧肘为例,抱患儿正坐,医者用右手握患侧腕部,左手拇指放在桡骨头的前外方,余指托在肘后,慢慢将患臂旋后,左拇指则压桡骨头,然后屈曲肘关节,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入臼声,即已复位。另法: 先将患臂旋后,伸直肘关节,即可听到复位音,并伸屈肘关节2~3次,则患肢功能即可恢复。有少数患孩,用上法不能复位时,多属桡骨头后脱位,则可改用患前臂旋前、屈肘方法。复位后功能立即恢复。为防止习惯性脱位,除近期内避免牵拉患肢外,宜用颈腕带悬吊患肢2~3天。 ☚ 关节半脱位 骶髂关节半脱位 ☛ 00019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