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籍
南朝宋、齐时期大规模的户籍清查。东晋南朝大量编户平民不堪政府沉重的赋役剥削,被迫在户籍黄册上弄巧,或虚报年龄, 假称疾病;或增损籍状,冒充士族,以获取士族才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从宋孝建元年( 454 )开始, 为了保证赋役对象,进行大规模的户籍清查。其原则是尊重真正符合规定条件的士族,清除在户籍上为父祖添注爵位以假冒士族者,查实逃亡、隐籍、托庇、称疾的人户,根据人户现状审定户籍。《南齐书·虞玩之传》: “乃别置版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数巧,以防懈怠。”结果是官僚舞弊,旧巧未除,新巧又生。被认为在户籍上弄巧的遭到严厉处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到齐武帝永明八年( 490 ),只好宣布停止检籍,承认宋末所注户籍的合法性,结果是通过各种途径免除赋役之人增加,直接承担赋役的人户更少,检籍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