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凌雲大佛”、“嘉定大佛”。唐代摩崖造像。通高七一米,肩寬二八米,眉長三·七米,眼長三·三米,鼻長五·六米,嘴長三·三米。佛像坐東面西,正對峨嵋,足踏三江(青衣江、岷江、大渡河),背負九頂,莊嚴肅穆,氣魄宏偉。頭頂雕髮髻一○二一個,髻髻相連,與沿肩壁而下的衣紋巧妙構爲排水渠道。據《嘉州凌雲寺大佛像》記載: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於貞觀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九十年,由凌雲寺和尚海通創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完成。上覆十三層重樓,名大佛閣,宋易名,明末毀。大佛左肩對面尚刻有“彌勒大像”四字。整體比例適當,坐式穩健,以極高之藝術感染力載譽中外。爲世界最大之石刻坐佛,俗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形態之大由此可見。在今四川省樂山市東凌雲山西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