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洲联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洲联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经济和政治集团。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比、卢、荷6国在巴黎举行会议,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和联营机构。1952年8月、1957年3月,6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条约。1958年初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正式成立。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3个组织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3个组织的执行机构合并,但仍保持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目前,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两个称谓均可使用。总部在布鲁塞尔。后经5次扩大,成员国扩大至25国。1975年5月6日中国政府与欧共体正式建立关系,9月设立驻欧共同体使团。并于1978年缔结了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贸易协定,1981年给中国以贸易最惠国待遇。1988年5月欧共体在中国设立代表团。2004年,中欧贸易额达1772.8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071.6亿美元,进口701.2亿美元。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从欧盟累计引进技术19008项。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前身为欧共体),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一个“超国家”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组织。它是1957年3月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通过在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建立起来的(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5月9日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三个共同体机构,其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最重要的组织。1965年4月,西欧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这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成单一的机构,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并作为相对独立的机构开展活动。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议会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1991年12月9日,欧共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包括“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赋予了欧共体新的意义。该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自此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有15个成员国,它们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土地面积合计333万平方公里,人口3.7亿人,国内生产总值为8360亿美元(1998年)。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由欧洲共同体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欧洲区域性组织。它建立在经济与货币联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协调各国内政与司法事务三项内容的基础上。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并于1992年2月签署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通常又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约》于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为欧盟。《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马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局;第三阶段最早于1997年1月开始,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为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马约》规定了经济趋同条款,主要内容是:(1) 各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3%以下,(2) 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60%,(3) 各国消费价格上涨率不得超出三个最低国的平均上涨率1.5个百分点,(4) 各国长期利率不得超出三个物价最平稳的成员国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5) 各国货币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汇率机制的正常变动范围内。此外,《马约》还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为建立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表明《马约》已经得到基本的贯彻执行。1995年,芬兰、瑞典、奥地利三国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此时欧洲联盟正式成员国为15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芬兰、瑞典、奥地利)。2003年4月,10个欧洲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在希腊雅典正式签署了加入欧盟的条约,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见“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欧盟 ☛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欧洲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由原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欧共体则是由欧洲先后建立的三个共同体组成。(1)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于1952年7月25日正式生效。该组织又称“欧洲煤钢联营”。(2)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EURATOM,EAEC)。根据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在罗马签订的《罗马条约》建立的原子能工业的部门性国家垄断组织。1958年1月1日正式成立。该组织又称“欧洲原子能联营”。(3)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根据《罗马条约》由上述6国于195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1965年4月8日,6国又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3个组织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成立。欧共体成立之后,3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可以各自的名义独立活动。3个组织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影响最大。1991年12月1日,欧共体各国首脑在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该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发展为欧洲联盟。欧盟成立后,欧共体仍作为其主要支柱发挥着作用。目前,欧盟成员国共15个,除上述6国外,先后加入的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欧盟总部设在布鲁塞尔(Brussel)。欧盟所设机构较多。欧盟理事会为欧盟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协调成员国一般经济政策,贯彻实施“马约”,并对委员会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法律草案作出最后决定。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理事会每年举行2—3次会议,负责讨论欧盟内部建设、对外关系及重大国际问题。理事会对重大问题的决定采取协商一致原则。理事会主席依国名字母顺序由各成员国轮流出任,任期半年。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委员会为常设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马约”与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议和规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与建议。欧洲议会为欧盟监督、咨询机构。自1979年起其成员国按欧盟成员国人口比例直接普选。欧洲法院为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解释“马约”和欧盟各项法规,对执行“马约”和欧盟各项规定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决。欧盟在其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活动有: ☚ 世界贸易组织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