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欧洲自由贸易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欧洲自由贸易区ōu zhōu zì yóu mào yì qūевропéйская зóна свобóдной торгóвли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其他若干欧洲国家结成的自由贸易区。1972年组成,包括17个国家。1981年1月希腊加入。1984年区内18国开始取消一切工业品贸易关税和限额,成为拥有3.2亿人口,贸易总额达1500亿美元以上的世界最广大的工业品自由贸易区。后又有其他国家加入共同体。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其他欧洲国家结成的自由贸易区。1972年建立。1981年共有18个成员国(包括经济共同体国家)。宗旨是:取消区内工业品进出口限额,逐步减少关税,实现工业品贸易自由。但不涉及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不包括农产品贸易和建立超国家机构。

欧洲自由贸易区European Free Trade Area

欧洲共同体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又称大自由贸易区。1957年2月,英国曾提出过建立大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因法国等国家的反对未能实现。1958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英国为了同其抗衡,于1960年5月3日,联合丹麦、瑞典、瑞士、奥地利、挪威、葡萄牙,按照大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模式,在斯德哥尔摩正式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又称“小自由贸易区”)。由于小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都不如欧洲共同体,英国从本国利益考虑,认为参加共同市场更为有利,于1972年1月22日在布鲁塞尔同爱尔兰、丹麦一起签署了加入欧共体的条约,1973年1月1日正式加入。从英国第三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后,小自由贸易区为了增强与欧共体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于1970年1月,与欧共体就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区的问题进行谈判。1972年7月~10月,欧共体的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个成员国和北欧的瑞典、芬兰、冰岛、中欧的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以及南欧的葡萄牙共13个国家,在布鲁塞尔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条约,1973年1月1日生效。芬兰当时是草签,1973年10月正式签字,挪威1973年5月加入。欧洲自由贸易区的宗旨是:实行工业品自由贸易,对部分农产品实行优惠。欧洲自由贸易区由各国分别与欧洲共同体签订一系列协定组成。每个协定的共同条款是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取消商品的数量限额;从1973年4月1日起的5年作为取消工业品关税的过渡期,每年平均削减工业品关税20%。到1977年7月1日,基本上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工业品关税和一小部分农产品贸易的关税,以及进口数量限制,形成一个包括17国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此结束了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对峙局面。此后,根据协定的一些条款,欧共体与奥地利、瑞典、瑞士等国在原子能、钢铁生产等领域进行了合作。1979年,欧共体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后,奥地利、瑞典等国表示要在货币汇率上和欧洲货币体系协调政策。欧洲自由贸易区通过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大力开展多渠道的经济合作,对外实行保护关税等措施后,大大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欧洲自由贸易区European Free Trade Area

亦称“大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其他若干欧洲国家结成的自由贸易区。1972年就英国等加入欧洲共同体达成协议后,共同体于同年7月分别又与留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的瑞典、瑞士、奥地利、葡萄牙、冰岛以及列支敦士登签订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同年10月和次年5月又分别与芬兰和挪威签订类似协定,从而组成一个包括17国的欧洲自由贸易区。主要内容:取消相互间工业品贸易限额;分阶段减免工业品关税。内容不涉及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不包括农产品贸易,也不建立超国家机构。199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区协定,1994年协定生效,自由贸易区被经济区取代。

欧洲自由贸易区

指欧洲共同市场成员国和其他一些欧洲资主本义国家在内的一个工业品自由贸易区。
1957年初,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前夕,英国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理事会上提出,由该组织17个成员国 (其中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的6国) 成立一个工业品自由贸易区。主要内容有: 在12—15年内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相互间的工业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额,最终实现区内工业品的自由贸易,但不涉及各成员国同区外国家贸易的关税率和贸易政策,不涉及农产品贸易和建立“超国家”机构。这样,英国既可以实现英国工业品自由进入西欧市场,又不影响英国同英联邦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原有关税特惠制贸易关系,更不受“超国家”机构的约束。这就是英国的“大自由贸易区”方案。但该计划遭到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6国的反对,1958年12月谈判破裂。于是英国又以这个方案为蓝本,联合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奥地利于1960年5月成立欧洲自由联盟。由7国组成的贸易区又称小自由贸易区。
1972—197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同瑞典、瑞士、奥地利、葡萄牙、芬兰、冰岛、挪威,分别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逐步建立起包括16个国家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它与以前英国拟议的欧洲自由贸易区在内容和成员国构成上不完全相同。英国原来方案包括希腊和土耳其,而没有芬兰。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相继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这个工业品自由贸易区,已有17个成员国家。
1984年起,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挪威、奥地利、瑞士、瑞典之间的工业品贸易废除一切关税。芬兰则在1985年取消最后余存的关税壁垒。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市场大过美国、加拿大合计的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自由贸易区。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自由贸易区European Free Trade Area

即欧洲十六国自由贸易区或西欧十六国自由贸易区,也叫大自由贸易区。欧洲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联合组织。1972年7月,由欧洲经济共同体与瑞典、瑞士、奥地利、葡萄牙、冰岛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而组成。1973年5月和10月,挪威和芬兰先后加入,1981年希腊也参加,从此结束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相对峙的局面。协定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取消相互间工业品限额和关税,但不涉及区内各国的对外贸易、关税和农产品问题,也不涉及建立超国家机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自由贸易区。

☚ 七国联盟   西欧十六国自由贸易区 ☛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自由贸易区

由欧洲18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1991年10月22日,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卢森堡达成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议,并于1992年5月2日在葡萄牙正式签署了波尔图协定。根据该协定,从1993年1月1日起,两组织18个成员国建立一个北起冰岛、南至希腊,拥有3.8亿人口,占世界贸易近一半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欧洲经济统一奠定基石。协定原为19国政府参与,但由于瑞士全民公决否决,因而专门签定了补充协定,其中包括同列支敦士登的关系原则。原欧洲自由贸易区是1972年7月由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立协定,并于1984年初完全建立的。

☚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欧洲经济区 ☛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自由贸易区

亦称“大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其他若干欧洲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无统一超国家组织机构,由欧洲经济共同体1972年7月分别与瑞典、瑞士、奥地利、葡萄牙、冰岛、列支敦士登、芬兰签约组成。挪威于1973年5月加入。各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签定的协定都统一规定:凡参加大自由贸易区国家从1973年4月1日起,以5年为过渡期,分5个阶段,每阶段平均削减工业品关税20%,最后实现工业品在缔约国间完全免除关税 (少数产品延长过渡期7—11年); 协定一经生效,商品数量限制即予取消; 对区外国家的关税率,由各缔约国自定。1977年7月1日,提前实现上述目标,并免除部分农产品贸易关税。目前,欧洲自由贸易区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年国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以上。

☚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洛美协定 ☛
000097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20: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