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某种境界 达到某种境界音乐达到中和的境界:乐极 达到和顺的境界:达顺 达到聪明智慧的境地:达智 禅定和智慧都达到至善的境地:定慧双修 达到奇妙的境地:造妙 造奇 达到玄妙的境界:造玄 达到精微的境界:达幽 达到与众不同的境界:独到 独至 独造 知识、学问等已进入高深境界: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入室登堂 入室登堂 达到最高境地:造极(诗文~) 达到道的最高境地:至至 取得杰出成就,达到最高境界:成佛作祖 达到极善美的境地:致极 臻于至善 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平步登云 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一步登天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苦心孤诣 苦心极诣 精心深诣 精心孤诣 孤诣苦心 孤诣覃思 覃思孤诣 冥心孤往冥心孤诣 达到完美的境地:臻(日~完善;渐~佳境) 理想 高善 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 达到完美的境界,没有一点缺陷:尽善尽美 尽善极美 尽美尽善 美善兼尽 诗文、书画等达到了精深微妙、出神入化的境地:造微入妙 阐微入妙 臻微入妙 精微入神 诗文字画等的创作技艺纯熟,达到了天然浑成的境界:不露斧痕 ☚ 达到某种高度 能够 ☛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n perfection); attain the acme of perfection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礼记·大学》) 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止”,到,达到;“至”,最。《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指处于最完善的境界。 止于至善zhǐyúzhìshàn〔述补〕 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 褒义。多用于描述对某种境界的追求。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止:达到。至:最,极。善:美、完善。即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