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事件取样观察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事件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的一种。 与“时间取样观察法”相对。对预先规定的“靶子事件”即特定的言语或行为在自然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 1914年由霍恩首次用于研究儿童的课堂参与行为。其特点是观察目标明确、集中,效率较高,但应注意:(1)确定要观察的特殊事件或行为,并给其下操作定义;(2)确定要观察的时间和地点;(3)确定要记录的信息。 事先应对观察的行为进行分类,然后给每个类别标上一定的代号,对照进行记录。此方法克服了一般观察法的弊病,由于它未将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分开,可对研究结果进行因果分析。但是由于它比较注意事件或行为的特征,记录的也主要是与行为或事件的性质有关的信息,因此用此方法获得的材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观察中还要注意靶子“漂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