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毌Guàn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冠’。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 《中文大字典》考之尤详: 本为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字汇补》 按: “古音 ‘略’; 贯高之贯,音‘冠’。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 《丹铅总录》:“复姓毌丘氏,诸姓氏书音毌作 ‘无’,非也。” 《汉书》 有曼丘臣。颜师古曰: “曼丘、毌丘本一姓。” 此说近之,亦未考其源也。《史记·田齐世家》“伐卫取毌丘” (索隐) 曰: “毌,音贯。古国名,卫之邑,今作 ‘毌’ 者,字残缺耳。” (索隐) 之说得其矣。然以毌字为 “残缺”,亦非。盖古字从省,不用具耳。汉有毌丘兴、毌丘长、毌丘毅; 魏有毌丘俭,皆同族也。今分为二姓: 一曰毌,一曰丘。而 “毌”为父母之 “母”,不惟士人不知,而母氏子孙亦不自知,则谱牒不明之弊久矣。参见“毌丘”条。
汉代有毌波、毌鼓; 明代有毌响。

读音g·uan(ˋ),为u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古玩切,去,换韵。
❶“贯”的古字。
❷[毌丘]古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南。
❸毌丘,复姓。

上一条: 下一条:

毌ɡuàn

毌丘,古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南。
【注意】跟“毋”音、形、义均不同。

毌guan

9AAF
〈文〉与“貫(贯)”同。

❶贯的古字。
❷毌丘,古地名及古复姓。

毌ɡuàn

Ⅰ  [书] (贯穿) pass through;pierce;run through;penetrate Ⅱ ❶ (古地名) Guan (an ancient place in Shandong Province)
❷ (姓氏) a surname:~ 将永 Guan Jiangyong
◆毋丘 a surname

毌·贯guàn

(甲) (金)
甲骨文是会意字,“丨”从“回”中穿过;金文是象形字,像一根绳子串着两个贝壳(货币),本义是串钱用的绳子,古字中串、贯本为一个字,所以“贯串”为联合结构的合成词。小篆上为甲骨文的变形,下为“贝”。引申为钱的单位,如“腰缠万贯”。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uàn
惯(习惯)
掼(掼倒)
相关链接
“實”(shí)为会意字。屋子里堆满了钱,即所谓“殷实人家”。《说文》说:“实,富也。”其胜于“腰缠万贯”者远矣。现简化为“实”,系草书楷化。

70.趣談“毌”字

毌,甲骨文像丨貫穿到底,當是“貫”本字。


金文;篆guàn

[獨體象形。(《説文》:“毌,穿物持之也。從一橫貫,象寶貨之形。”毌,甲骨文像用一根繩子穿一個打了孔的玉器之類,繩子“|”豎置,像似“串”字。由此可見,古文字“橫豎不分”。篆文將繩橫置把錢穿起來的樣子,此時,“毌”,“串”已經分化,橫穿爲“毌”,豎穿爲“串”。毌,爲“貫”字初文。)]
《墨子·備城門》:“疏束樹木,令足以爲柴摶(tuán盤旋),毌前面樹,長丈七尺一,以爲外面。”

毌(ɡuàn)

,穿物持之也。从一横贯,象宝货之形。凡毌之属皆从毌。读若冠。”(古丸切)
甲骨文作,均象用丨穿物以便于携持之。郭沫若等说甲骨文诸形,象干盾之形,为干盾之初文,则另为一说。孙诒让提出《中鼎》的象穿贝之形,为毌之初文。[1]秦文字或下加了“贝”字为“贯”,今“贯”字通行而“毌”字废弃不用。王筠《说文句读》:“古盖只有毌字,动静两义皆用之。既孳育贯字,于是毌分动义为毌穿,贯分静义为钱串。至于今之经典不用毌字,又以贯兼动静两义,此亦沿革自然之势也。”张舜徽云:“毌即贯之初文。”[2]汉后以千钱为一贯,也竖写成为串,指钱串。
毌部有两个属字。如“贯”字下云:“钱贝之贯。从毌、贝。”

毌guàn

4画 乛部 古“贯”字。

(guàn)

古丸切。 穿物持之也。“”象寶貨,“一”象穿之也。

*毌kwan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穿物持之也。从一橫象寶貨之形。 凡毌之屬皆从毌。讀若冠。(七篇上)
以棍貫穿某物體之狀,便於搬運。

☚ 半   覍 ☛
000009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