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厕máo cè厕所。 (例)八戒道: “是那家淘毛厕哩! 哏! 臭气难闻!” (六十七·858·) 毛厕máosi见本页“茅厕”。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祠祭部 > 廁溷 > 毛廁 毛廁 máocè 亦稱“毛圊”、“毛司”。廁所之别稱。同“茅廁”。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凡蠶,畏香復畏臭,若焚骨灰,淘毛圊者,順風吹來,多致觸死。”《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八回:“吩咐取刀來,等我把淫婦剁作幾截子,掠到毛司裏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别的刻剥都不說了,這大門裏面的一所毛廁,向來系家丁們包與鄉下人淘去的,每月多少也有幾文好處。” 毛厕厕(si)〈名〉厕所;茅坑。 《金》十: 只见他家使的一个大胖丫头走来~里净手。 <异>毛司。茅厕。茅厮。 《金》二八: 取刀来,等我把淫妇剁做几截子掠到毛司里去!又八五: 只说身上来,令秋菊搅草纸倒将东净毛司里。 《醒》十九: 谁想这样邪皮对象,就如那茅厕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又二十: 那些婆娘晓得要去拿他……妆做仆妇做饭的,端着个马桶往茅厮里跑的。(同本、徐本。黄本作“茅厕”)<方>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汲县、江苏徐州、四川奉节、广西桂林、浙江象山话以及湘、赣方言有此语,一般说máosi(茅司)或máozi(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