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民族形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

指在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适合于表现该民族特定生活内容的艺术构造因素、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语言形式。民族形式的决定因素是内容。这种内容包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及语言文字诸方面。民族形式作为历史文化积淀之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的构成因素是在本民族长期的艺术发展中形成,并在不断锤炼过程中发展的,因而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随着民族前进的步伐而发展创新。民族形式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创新的辩证关系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 工农兵方向   山药蛋派 ☛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

适合民族的生活习惯,审美心理和语言风格等民族基本特征的文学艺术形式。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在其发展中都会逐渐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形式,它带有某一民族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对现实的审美掌握所积累的成果的痕迹,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文学的民族形式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学的语言,体裁和表现手法上。各民族文学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写作,遵循本民族的用语习惯和语法结构,从而创造出了适合表现本民族生活习惯内容的文学体裁和表现手法,形成本民族的独特形式。文学的民族形式,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但它必须随着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受外来文学形式的影响。
社会主义学必须要有社会主义的内容,但也必须有民族形式,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形式要求“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各民族不同的文艺形式,都能满足人类多样丰富的审美要求。

☚ 文学遗产   民族化 ☛

民族形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外部形式,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各民族之所以不同,尤其明显地通过外部形式如:服饰、饮食、住宅等生活方式和语言、文字及经济文化传统得以表现,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 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民族形式, 并具体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时期, 必须注意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民族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以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当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和民族消亡到来之时,民族形式便随之而消失。

民族形式

民族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外部表现,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有其不同形式。同一社会形态下的各民族,由于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也创造出各自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形式,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民族形式

各民族文学在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学形式。体现在语言、结构、体裁、艺术技巧等方面。民族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学形式的吸收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的外部表现。它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特点,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形式。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必须和各民族的特点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以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的繁荣。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和民族消亡到来之时,民族形式也随之消亡了。

☚ 民族问题   民族运动 ☛
000051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2: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