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水蕨 水蕨 shuǐjué 亦稱“䔇”。水蕨科,一年生草本。莖根狀,短而直立。葉叢生,有光澤,柄四棱,漂浮水中。孢子葉狭長,裂片綫形,緣略反卷。生池塘、水田或溝渠中。嫩葉可食,入藥。多生長於江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水蕨》:“時珍曰:‘水蕨似蕨,生水中。’《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雲夢之䔇。’即此菜也。” 
水蕨 水蕨floating fern,oriental water fern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Brongn.,真蕨纲,水蕨科,水蕨属。一年生水生植物。生于池沼或淤水沟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亚洲、非洲及欧洲的暖温带和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植株高30~80 cm,绿色,多汁,幼时漂浮,成长期以须根固着于淤泥中。根状茎短,直立。叶簇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光滑无毛。不育叶狭矩圆形,2~4回羽裂,裂片披针形。能育叶较大,矩圆形或卵状三角形,2~3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渐尖头。叶脉网状。孢子囊沿网脉疏生,幼时为反卷的叶边覆盖,成熟后叶边多少张开。全株药用,可散血拔毒,治跌打损伤。嫩叶可作蔬菜或饲料。 水蕨shuǐ jué《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水蕨(4)。药名。 【基原】为水蕨科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Brongn.的全株。 【别名】龙须菜(《植物名实图考》),龙牙草、水松草、水铁树、水扁柏(《广西药植名录》)。 【性味】《华南千种草药》:“甘淡,凉。” 【功用主治】活血,解毒。治痞积,痢疾,胎毒,跌打损伤。 ❶《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散毒。” ❷《海南植物志》:“茎叶治胎毒,消痰积。” ❸《华南千种草药》:“解毒、止血、止痢、止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