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代的屯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代的屯垦 最初主要是移民实边。汉文帝时晁错就提出用罪人、丁奴婢和贫民到边地“家室田作”以备边。武帝时才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这时对边境的开发,主要有两个地区;朔方(相当今天的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和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四郡,尤以后者为重要。据《史记·平准书》载:武帝时“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移民数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因而武帝时新置了不少边郡。①朔方,元朔二年(前127年) 10个县,34 338户,136 628人。②西河,元朔四年(前125年)36个县,136 390户,698 836人。③武威,元狩二年(前121年)10个县,17 581户,76 419人。④酒泉,元狩二年(前121年)9个县,18 137户,76 726人。⑤天水,元鼎三年(前114年)16个县,60 370户,261 348人。⑥安定,元鼎三年(前114年)21个县,42 725户,143 294人。⑦张掖,元鼎六年(前111年)10个县,24 352户,88 731人。⑧敦煌,元鼎六年(前111年)6个县,11 200户,38 335人。边郡的增设,人口的增加,民屯和军屯的兼行,使得当地的农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