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岗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 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余。现存主要石窟有53个,小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躯,分作中、东、西三区。 大窟多建成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之间,较小窟龛的开凿则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末(524)。 其中著名的昙曜五窟,窟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主像以三世佛为主,还有释迦和交脚弥勒菩萨,外壁雕千佛,主像最高达16.8米,雕饰奇伟,属早期开凿窟。北魏太和年间开凿的石窟出现仿木结构窟檐、屋形龛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有大型连续佛传故事雕刻。 北魏太和以后至正光年间开凿的窟龛多不成组,有塔洞、干佛窟、四壁三龛式、四壁重龛式等4种类型。唐、辽二代继有修凿石窟者,辽代还建过十六寺,后毁于兵火。 云岗石窟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收融合了外来艺术精华,创造出独特风格,对隋唐艺术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