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古巴比伦王国是公元前1894年阿摩列伊人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北部的巴比伦城建立起来的城邦国家。至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苏美儿和阿卡德,达到了鼎盛时期。巴比伦继承了苏美儿、阿卡德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雕塑、装饰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1901年,由伊朗人参加的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萨挖出 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碑已断为三截,合起来高2.25米,底周1.90米。碑下部刻有密密麻麻的箭头状的楔形文字,上部刻有人形浮雕。据专家考证,这件石碑是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遗物,后来巴比伦为波斯所灭,波斯人将其作为战利品掠回了波斯。
该碑上部浮雕刻有两人,右面侧身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伸出举着权杖的右手,站在左侧的汉谟拉比国王似正在接受神的赐予,象征着国王的司法权力是神授的。这组带有一定情节的浮雕,人物单纯,主体突出,衣纹为充满力度的直线条,造成 一种庄严的气氛。
下面的楔形文字破译后,知道是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共有282条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