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异同》文字书。 清甘杨声著。 12集。 隶变破坏了篆书结构, 楷变对隶书结构又有破坏。 此书辑录汉碑隶书与楷体不同者分析比较, 考求异同。 依《康熙字典》214部次字。对研究汉字流变、 异体、 字形规范都具有参考价值。 汉隶异同十二集。清甘扬声(生卒年不详)辑。扬声字实求,宝山 (今属上海市)人。这是隶书异体字的汇编。依照《康熙字典》体例,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之内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内录汉碑中不同于今字楷体的隶书 (仅与今字波磔不同结构不变者不录)。对于所录的异体字还要加以分析,如“仞”省作“刃”、“供”省作 “共”,与 “裘”古文作 “求” 省 “衣” 同例”,是为 “省形存声”; “彷”作 “仿”、“徘”作“俳”。 与“觶”篆文或作“䩵”易从“角”为从“革”同例, 是为 “易其形体别从一体”; “僮”作 “偅”、“動”作 “ ”, 与 “ ”篆文作“祀”易 “異”声为“巳”声同例,是为 “易其声体别从一体”; “殿”作“ ”、“泥”作“ ”, 与“册”古文作“笧”增“竹”同例,是为“从本体别增一体”。可见隶书变更之体,虽与《说文》所引古籀,小篆变更之体各不相袭;但其变更之例,则与《说文》所引古籀、小篆变更之例如出一辙。这说明汉时字体变更尚多沿古籀小篆之例。至于“什”作“汁”、“仆”作 “赴” 以同音而假借,亦与《周礼》、《仪礼》古文“某或作某”同音相假正同,可证汉人临文不限定必书本字,凡同音之字,皆可借用。是书对汉隶异体的分析,颇有参考价值。尚有原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