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著别裁
著录图书的两种方法。 著录时一书分属两类者为“互著”,即互见之法,或附加著录。如石经《周易》,既著录于经部,又可互见于金石,故可分属两类。一书而其中某些篇章可分属另一类而裁篇别出者为“别裁”,即分析著录。 如礼类《大戴礼记》,其中《夏小正》一篇原为单行,属时令,故可裁篇别出。互著最早为宋王应麟《玉海·艺文》所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则首次有意识使用互著法。明祁承 《澹生堂藏书目·庚申整书略例》论述分类著录,提出因、益、通、互四法,通、互即互著别裁之法。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有《互著》《别裁》二篇,论述科学精辟,对后世图书著录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