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贞竹炉山房图轴
明。沈贞绘。纸本设色。纵115.5厘米,横3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沈贞(公元1400年—?)又名贞吉,字南斋,号陶然道人,又号陶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唐律及古文辞,善绘事,时谓埙篪相映。赋一诗,营一幛,必累月阅岁乃出,不可以货取,故尤以少见重。山水师法董源、杜琼,并有黄公望之风范。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年82,尚为沈周题《秋林曳杖图》,卒年不详。此图绘清丽幽寂的溪山秀色。图中青峰远倚,峦冈近逼,溪泉湍涌奔流,坡岸宽平绵展。竹林深密,杂树茂郁。小径依山傍水,草墙逶迤伸延。一座明敞的水榭矗立溪中,竹荫山房之内,僧俗二人一面品酒,一面闲谈。此图笔法工细,设色明丽,山石皴染疏密有致,颇有质感。竹叶勾描繁而不滞,一丝不苟。风格清新,典雅秀逸。自识:“成化辛卯初夏,余游毗陵,过竹炉山房,得普照师□酌竹林深处,谈话间出素纸索画,余时薄醉,挑灯戏作此图以供清赏。南斋沈贞。”下钤〈沈贞之印〉、〈沈氏贞吉〉二印。成化辛卯为公元1471年,画家时年七十有二。此图为其晚年的精心之作,亦可从中探寻到吴门画派的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