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沙井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民勤县沙井村而得名。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西周至战国时期, 距今约3100~2400年。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东侧的天祝、古浪、武威、永昌、民勤和张掖等地。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典型器物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与双耳圜底罐等。彩绘纹饰有连续三角纹、窄长三角纹、菱格纹、鸟纹等,其中鸟纹已趋于图案化。铜器有铜刀、三棱式铜镞、铜扣、铜铃及各种动物形状牌饰。有海贝与串珠等装饰品,可见当时已存在较为原始的商品贸易活动。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同时从事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烧陶、冶铜、纺织等原始手工业也较发达, 并出现了相当规模的聚落城堡。沙井文化是河西地区东侧的一支土著文化,但也受到北方草原文化和渭河上游文化的影响。 ☚ 骟马文化 天水放马滩秦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