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更 又名五夜、五鼓。古代不等间距记时制度。春秋时代有十时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隋书·天文志》:“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十时制将一夜分为五段,故称五夜、五鼓,后又称五更,“更”为“经历”意。《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宋代王处讷《应天历》每夜分五更,每更分五点,更点制始载于历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