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战争Bohei ZhanzhengBosnia and Herzegovina War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简称为“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六个共和国之一)的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独立,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三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战争爆发。战火迅速在波黑四分之三的土地上蔓延。三族共有20多万人参战,其中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由于塞族得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4月由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支持,且装备精良,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至1993年底,占波黑人口31.4%的塞族控制全国约70%的领土。1994年起,北约对波黑的干预从对塞族进行军事威胁升级到实施有限空中打击,塞族的军事优势受到消弱。1995年8月30日~9月14日,北约出动3400余架次飞机对塞族阵地实施空袭,使塞族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完全陷入瘫痪。穆、克族军队乘机在波黑西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夺取大片土地。11月21日交战各方达成和平协议: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帮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波黑领土51%,其余由塞族控制。波黑战争造成27.8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50多亿美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欧洲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