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亟
《广韵》去吏切,去志,溪。 ❶ 屡次;一再。《左传·成公十六年》:“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杜预}注:“亟,数也。”《汉书·刑法志》:“师旅亟动,百姓罢敝。”{颜师古}注:“亟,屡也。”{唐}{韩愈}《科斗书后记》:“{愈}亟不获让,嗣爲铭文。”《宋史·李纲传下》:“然数年之间,亟奋亟踬,上累陛下知人任使之明,实有係于国体。”{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夫外患多,则不以服兵爲怨;战争亟,则常以尚武爲夙,此皆封建已然之验。” ❷ 不久。《汉书·天文志》:“多胜少,久胜亟,疾胜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何用爲乐心所喜,出入无悰爲乐亟。”{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亟,数,亦疾也,谓不久也……今我出入皆无欢怡,不得久长也。喜音许吏反,亟音邱吏反。” |